春节临近,不少所谓的保健品经营者,打着岁末答谢、回馈等,消费者参加所谓的年会活动,并借机大肆推销经过其精心包装的“养生保健产品”。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春节期间保健食品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要科学选购保健食品。 消费警示提出,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国家明令保健食品对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切勿商家或广告的保健食品能包治百病的虚假宣传,更不能停止正常服用或使用的药物,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保健品不具备疾病预防和治疗功能,任何保健品治病、防病的行为,都是不符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性要求的。消费者不要轻信保健品能够“治未病”“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等以防治疾病为噱头的夸大、虚假宣传行为。购买保健食品应认准“小蓝帽”标识,按需自愿选购,并认真核对产品批号和功能声称是否存在虚假、套用等问题,必要时,可通过属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验。 “与保健相关的免费体验、免费体检、免费、免费试用、赠送礼品、免费旅游、优惠养生、答谢、伪亲情关爱等”——防忽悠,远离这些行为 为达到消费者购买保健品的目的,很多商家以“免费”为诱饵,采取亲情关爱、定期,答谢等方式,来获取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家庭收入、联系方式及情感信任,进而为其“量身定制”大肆推销各类保健产品。为防止中老年消费者因保健品消费而上当,远离所谓的专家义诊、免费体检、免费健康、组织旅游、分时养生度假、以及会议营销等商家营业场所以外的各类保健养生宣传、经营梦见参加结婚喜宴行为。 商家往往打着惠民工程、补贴、消费等,以专家、知名人士、医务人员和消费者身份对商品做虚假或引人的宣传,通过虚假打折、“雇托儿”、“饥饿营销法”等手段制造“现场抢购”的营销氛围,消费者按所谓的“疗程”、“优惠”大批量购买产品。甚至有的打着各种社会组织和消费的旗号,声称能帮助消费者追讨被骗买保健品款项,诱使消费者落入“连环骗”的。 在自身权益方面,消费者不仅要做到掌握起码的辨识商品的能力,而且还应当做到掌握基本消费知识,购买保健产品或接受相关服务,应当选择正规商家,通过正规途径购买,并妥善保留购买小票,主动索要,保存在线交易记录等必要的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积极通过正规途径自身权益。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国家明令保健食品对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疾病患者切勿商家或广告的保健食品能包治百病的虚假宣传,更不能停止正常服用或使用的药物,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参与非议营销。近年来,部分经营者为了赚取高额利润,以中老年消费者为销售对象,利用健康、免费义诊、赠送礼物甚至免费旅游等活动形式,吸引中老年消费者参加,并通过所谓“专家”“教授”或虚假患者“”,夸大功效,进行非法营销,消费者高价购买保健食品,引发较多消费投诉。提醒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切勿盲目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健康知识、专家报告、会议、旅游等活动,更不要去消防设施不完善、人群过于密集等有安全隐患的场所,避免自身权益受到损害。 科学购买保健食品。购买保健食品应到持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且经营项目中含“保健食品销售”)的正规药店、商场、超市等诚信度高、有售后保障的经营企业,购买前应认真核实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或备案号、保健功能、食品生产许可证号等产品信息。消费者选购食用保健食品时应看清包装上标注的适用人群,不能随便食用保健食品。消费者选购保健食品时应、留存好购买的相关票据。 如选购的保健食品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可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举报,也可拨打投诉举报电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