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校服,不管在样式上,还是布料上,都呈现出多元特征,在某种意义上,服装是一个时代的记录。 其实,校服也是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部分传入中国的。民国时期,不仅中小学校有校服,某些大学也有校服。不过,有校服的学校大多有教学背景,如的培华女中,上海的女中、清心女中等中学都有统一的校服。这些穿校服的女生们,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一股新鲜的风气,而围绕着校服,也发生了诸多故事。 封建社会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大大阻碍了女子接受教育。清道光二十二年(1844年),“东方女子教育协进社”的英国人爱尔德赛,在宁波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所女子学校,了中国正规化女子教育之先河。此后,外国传教士相继在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天津等地设立多所女学。 1916年的北平,国民教育尚不普及,出现了一些学校,其中有专门接纳女生的女子学堂(校),其中著名的一所就是由英国创办的培华女中。 1904年,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8岁时,林家移居上海。1916年,林徽因父亲林长民供职北洋,举家迁往,林徽因进了英国办的培华女中。大约学习了4年,林徽因中断了培华女中的学习,1920年4月至9月,她随父亲林长民,赴欧洲考察。1921年回国后,林徽因再次进入培华女中读书。 在培华女中读书期间,林徽因和她的几个同学穿着校服,一起来到馆合影,留下了一张照片(见左图),这张照片也成为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状况的重要资料。 林徽因穿的培华女中校服,款式源于文明新装。文明新装是民国初年,融合西洋服饰元素和中国传统服饰特点而形成的服饰。 文明新装形制为腰身窄小的大襟袄,摆长不过臀,袖短露肘或露腕,并呈喇叭状,袖口一般为七寸,称之为“倒大袖”,衣服的下摆多为圆弧形,并在领、袖、襟等处缀有花边。文明新装裙子也比较短,但不曾缩短到膝上(在这以前的裙子下垂及足)。 因为留洋女学生和本土学校女学生,率先穿着这样的服装,被称为“文明新装”。在文明新装的基础上,除去“倒大袖”,除去装饰的花边,衣料颜色以素雅为主,就形成了上世纪20年代前后,女校校服的基本格调。 清末以来,妇女服装已发生较大变化,民国初年剪辫易服风气又使这种变化推波助澜。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妇女的装饰趋化,追新求异成为部分市民的服饰时尚。然而,作为学生,盲目追求奇装异服必然引起教育的不满和担心。 1913年,一些时髦女性的奇异服装很快令广东女学生仿效,就像当下女学生疯狂追星一样,她们穿着“猩红袜裤,脚高不掩胫,后拖尾辫,招摇过市。”尽管当时没有互联网,但是时尚的流行,依然如滔滔江水,蔓延全国。 广东那边女学生刚刚流行的新服装,很快就传到了江苏。南京的女学生也开始穿着流行的时装,这让当时的教育部门颇觉头疼。后来南京发布《江宁县整顿女校令》,以增进女子学识,改良家庭习惯,养成他日之良妻贤母的目的来要求学生,并对服装提出了要求:“今后在校生一律用布服,不得侈用绸缎,发髻求整洁不得为各种矜炫异之式样。” 随后,广东教育部门也整肃女学生的奇装异服,“此后除中学以上女生必须着裙外,其小学女生凡14岁以上已届中学年龄者亦一律着裙,裙用黑色,丝织布制,均无不可,总须能办,全堂一致,以肃容止。” 其他地区,如江苏苏州、无锡也采取了学生穿时髦服饰的做法,南通女子师范学校还针对学生服饰制定出裤长与膝盖距离,袖子与腕距离,衣服颜色和质地等详细。 虽然校方的理由非常充分,但是学生们并不领情,选择了与校方对立的态度。校方与教育部门的,激起女学生们的反对,有的女学生一不做休,干脆选择,顷刻间,部分城市兴起了风潮。 苏州省立第二中学学生不穿,校长命令,受到校方,有16位学生为此。当16名学生时,校长挥泪目送他们离开学校。此外,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也有风潮(《申报》1913年11月16日)。 为了扭转女生追求奇装异服的风气,长沙影珠女校设立了女子崇俭会,校长裳说:“女子于衣服首饰等项,消耗尤巨,况现已提倡剪发,更无需用首饰之必要。特集合同志数人,发起女子崇俭会。” 当时,因为上学的女学生越来越多,她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同时对服饰等时尚潮流也有追逐的心理。因此,社会流行服饰与传统的交锋在她们身上历经反复。 1913年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对学生装中的奇装异服进行过整顿。但是到了1917年,都市服饰又发生了变化。1917年夏季开始,京、沪等地流行一种无领、袒臂、露胫的女装。窄小袒胫露手臂的服饰不仅流行于京沪大城市,在一些交通较便利的中小城市也成为时髦。 不过,随着社会的不断涌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后来,当时的教育部门在传统服饰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时尚元素,制作成黑裙作为女学生的校服,随后各省纷纷执行。上着长至腰间的竹布上衣,下着黑裙,成为上世纪20年代的流行服饰,很多女性的校服也倾向于这样的款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