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已经非常发达了。尤其是在苏杭一带,商铺林立,遍地酒楼。随着商务贸易的兴旺,服务行业自然也就跟着发展起来,青楼、妓院不断开张。可是当时江南一带的富商虽然经常往青楼、妓院里跑,但他们更感兴趣的却是一种叫“瘦马”的女人。 “瘦马”和青楼女子并不相同。她们从小就受到专业训练,预备长大后嫁予官员或富商作小妾。这些女子以瘦为美,个个苗条消瘦,因此被称为“瘦马”。虽然有许多瘦马最终会至青楼,但这并非培养瘦马的初衷。 当时社会上有专门的人贩子会到处物色贫寒家庭中一些长相秀丽的小女孩,一旦物色中目标后,这些人贩子或是从小女孩父母手中直接购买,或是连哄带骗将小女孩搞到手。然后再转卖给一些专门调教瘦马的“培训机构”。然后“培训机构”便会教授这些小女孩歌舞、琴棋、书画。待到她们长大后,再以高价卖给官员、富商作小妾,从而获得暴利。 瘦马也有等级之分。一等资质的女孩会被着重传授“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画画围棋,打双陆,抹骨牌,百般淫巧”,以及精细的化妆技巧和形体训练;二等资质的女孩虽然也会传授认识一些字,弹点小曲,但主要则是被培养成财会人才,懂得记账管事,以便辅助商人,成为一个贤内助;三等资质的女孩则不让识字,只是习些女红、裁剪,或是“油炸蒸酥,做炉食、摆果品、各有手艺”,被培养成合格的主妇。 挑选瘦马有着一套极为严格的鉴定程序,“瘦、小、尖、弯、香、软、正”都是对瘦马评定标准。除此之外,瘦马所掌握的才艺也常重要的。 在瘦马的买卖中,她们像商品一样被挑三拣四。清代文学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就做了一番描写:“至瘦马家,坐定,进茶,牙婆扶瘦马出,曰:姑娘拜客。下拜。曰:姑娘往上走。走。曰:姑娘转身。转身向明立,面出。曰:姑娘借手。尽褫其袂,手出、臂出、肤亦出。曰:姑娘相公。转眼偷觑,眼出。曰:姑娘几岁?曰几岁,声出。曰:姑娘再走走。以手拉其裙,趾出。然看趾有法,凡出门裙幅先响者,必大;高系其裙,人未出而趾先出者,必小。曰:姑娘请回。一人进,一人又出。看一家必五六人,咸如之。” 被相中的瘦马会以小妾的身份嫁入富商家中,此外也有许多富商将瘦马买走后送给官员,以期达到的目的。而没被人相中的瘦马,会被送至青楼,成为高级。当然前者未必就比后者幸运,有些嫁入官员、富商家的瘦马,虽然得到了名分,但往往会受到家妻的。而一些青楼的瘦马,她们中的佼佼者反倒成了青史留名的一代名妓。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