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玩游戏攻略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女性保健产品 > 正文

集团规模化猪场经营管理系列之主要工艺流程

作者:fanfan 来源: 日期:2019-8-5 9:33:46 人气: 标签:猪场保健程序

  我国的养猪生产多以小规模、分散的方式经营。这样的饲养方法占地多、用人多、效益低,从而形成生产水平低、饲料报酬低、商品率低的局面,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不相适应。因此,改变传统的饲养工艺,推进现代化养猪,发展集约化工厂养猪,不仅可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集约化养猪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设备,根据猪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实行集中饲养、分阶段管理,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全进全出、均衡、批量、高效率的猪生产。

  我国的集约化猪场借鉴国外的经验,采取流水线、有节律的生产工艺,设计简单、实用,造价较低,与国情和地区条件相吻合。不足之处是使用年限较短,随着使用期的延长,要不断地修修补补。从地域上分,我国集约化猪场分为北方型和南方型两种。

  (1)北方型集约化猪场适应严寒干燥的气候,猪舍密闭程度较高,分娩猪舍和保育舍多采用密闭式猪舍,舍内供暖设备比较完备。

  (2)南方型集约化猪场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猪舍敞开或半敞开,基本上不采用密闭式猪舍.舍内设备比较注意防暑降温。

  猪群周转采用“全进全出”的方式,并留有一段时间空栏和消毒。一般是以周为单位组织生产,即每周安排一定数量的猪只配种、分娩、断奶、转群、肥育出栏等。生产线总体上保持均衡生产、均衡出栏上市。

  集约化养猪的目的是要摆脱分散的、传统的、季节性的生产方式,建立工厂化、程序化、常年均衡的养猪生产体系,从而达到生产的高水平和经营的高效益。养猪生产以生产线形式实行流水作业,按固定周期(以周为单位)常年连续均衡生产。

  (1)配种妊娠阶段:此阶段母猪要完成配种并渡过妊娠期。配种约需l周,妊娠期l6.5周,母猪产前提前l周进入产房。母猪在配种妊娠舍饲养l6~l7周。如猪场规模大,可把空怀和妊娠分为两个阶段,空怀母猪在l周左右配种,然后观察4周,确定妊娠后转入妊娠猪舍,没有妊娠的转入下批继续参加配种。

  (2)产仔哺乳阶段:同l周配种妊娠的母猪,要按预产期最早的母猪,提前l周同批进入产房,在此阶段要完成分娩和对仔猪的哺育,哺乳期为3~5周,母猪在产房饲养4~6周,断奶后仔猪转入下一阶段饲养,母猪回到空怀母猪舍参加下一个繁殖周期的配种。

  (3)断奶仔猪培育阶段:仔猪断奶后,同批转入仔猪培育舍,这时幼猪已对条件有了一定的适应能力,在培育舍饲养5~6周,体重达20 kg以上,再共同转入生长肥育舍进行生长肥育。

  (4)生长肥育阶段:由育仔舍(仔猪保育舍)转入生长肥育舍的所有猪只,按生长肥育猪的饲养管理要求饲养,共饲养15周,体重达90 kg时,即可上市出售。生长肥育阶段也可按猪场条件分为中猪舍和大猪舍,这样更利于猪的生长。

  (5)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饲养,当生产走入正轨后,就可以实现每周都有配种、分娩、仔猪断奶和商品猪出售,从而形成工厂化饲养的基本框架。其工艺流程如图8-1所示。

  根据猪的生理特点,分别将其饲养在空怀妊娠舍、分娩哺乳舍、断奶仔猪保育舍、生长猪舍和肥育猪舍内。五段法和四段法不同之处,是把商品猪分成生长和育肥两个阶段,根据其对饲料和条件的要求不同,最大可能地满足其需要,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提高养猪效率;但与四阶段比较,增加了一次转群负担和猪只的应激机会。

  根据猪只的生理特点,专业分工更细,在五段法的基础上,又把空怀与妊娠母猪分开,单独组群。这种饲养工艺适合予大型猪场,便于实施全进全出的流水式作业;另外,断奶母猪复膘快、发情集中、易于配种;猪只生长快、养猪效率高。但六段法的转群次数较多,增加了劳动量,增加了猪只的应周公解梦梦见洗头激反应。

  一个集约化养猪场建场时要有严格的规划与设计,工艺流程确定以后,按猪场的工艺设计要求。安排配种妊娠舍、产房、育仔舍、育肥舍和各猪舍内的栏位。场内猪群周转、建筑的合理利用,都必须和生产工艺、防疫制度、机械化程度紧密联系,以做到投产后井然有序,方便管理。

  (三)、按工艺流程确定各阶段生产指标计划集约化养猪实行常年产仔,中、早期断奶,提高母猪的利用率,充分利用猪舍、设备。以周为单位,安排母猪的配种、繁殖和猪群周转。

  (1)确定母猪繁殖周期。母猪的繁殖周期包括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妊娠期平均为l6.5周,空怀期为l周,目前我国集约化养猪多采用仔猪35日龄断奶,也就是哺乳期为5周,这样母猪的一个繁殖周期为22.5周。

  (2)明确每头母猪平均年产仔窝数。母猪的一个繁殖周期为22.5周,一年有52周,52--22.5=2.3(窝),即每头母猪平均年产仔是2.3窝。

  (4)安排每周应配种的母猪头数。要根据每周应产仔猪的窝数和母猪配种受胎率来安排每周应该配种的母猪头数。母猪受胎率一般按80%掌握,列成如下公式:每周应配种的母猪头数=每周应产仔窝数÷80%例如:100头母猪的猪场,每周应该配种几头母猪?代入公式:4÷80%=5(头)

  无论新建猪场还是投产后的猪场,制定生产指标都要和当地的养猪水平相适宜,指标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生产管理。根据目前我国养猪生产实际情况,集约化猪场生产指标应达到以下标准:每头母猪平均年产2窝,每窝平均产活仔l0头。仔猪35日龄(5周)断奶,成活率90%以上。仔猪断奶后转到培育猪舍培育42 d(6周),培育期成活率95%以上。仔猪77日龄转入生长肥育舍,生长肥育期105 d(15周),平均体重达90 kg左右时出售,生长肥育期成活率98%以上。生长肥育期每增重l kg活重消耗饲料3.5 kg以下。一个有100头成年母猪的集约化猪场,年产商品猪1500头以上。

  集约化猪场的猪群是由种公猪、种母猪、后备猪、哺乳仔猪、培育仔猪、生长肥育猪等构成。这些猪在猪群中的比例关系称为猪群结构。按照生产指标的要求,集约化猪场生产正常以后,生产上就会出现每周都有产仔,每周都有仔猪断奶,每周都有培育猪转到生长猪舍,每周都有商品猪出售,猪场的日常存栏应出现相对稳定的状态。以一个有l00头成年母猪的猪场为例,其猪群结构应为成年母猪:100头;后备母猪:20~25头;成年公猪:2头;后备公猪:1头;哺乳仔猪:200-220头;培育仔猪:215~240头;生长肥育猪:510~550头;合计存栏,1048~1138头。如果猪群结构达到上述标准,说明生产正常,如果哺乳仔猪、培育仔猪和生长肥育猪低于上述标准,总存栏低于1000头,说明生产上某个环节存在问题,应加以解决。

  岗位设置包括健全的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贯彻生产岗位责任制,定出合理的劳动定额和劳动报酬,使每个人责任明确,工作有序,杜绝互相推诿、生产窝工等现象。最终目的是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养猪经济效益。

  1.猪场的劳动组织根据猪场的各项工作性质进行分工,使干部、职工进行最佳组合,明确每个人的责任,使之相互又相互协作,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各部门的基本职责如下:

  包括场长、副场长等。职责是负责全场发展计划的制定,对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决策权和指挥权,合理调配人力,做到人尽其才。对职工有按条例罚权;安排生产,指挥生产,检查猪群繁殖、饲养、疾病防治、生产销售、饲料供应等关键性大事,掌握财务收支的审批及对外经济往来,负责全场职工的思想、文化、专业技术教育及生活管理。

  包括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等,他们在场长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全场的技术工作。职责是制定各种生产计划。掌握猪群变化、周转情况,检查饲养员工作情况,各种防疫、保健、治疗工作,疫苗注射部位和操作规程必须准确熟练。同时,还要负责新技术推广、生产技术问题分析、生产技术资料统计等,及时向场长汇报。

  主要是饲养员。这类人员要实行责任制,按所饲养猪群制定生产指标、饲料消耗和罚制度。他们的职责是按技术要求养好猪,积极完成的生产指标,做好本猪群的日常管理、卫生清理工作,注意观察猪群,发现意外或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另外,要积极学习养猪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技能。

  主要包括财务管理、饲料加工供应及其他服务工作如供销、水电供应、房屋设备维修等。财务管理工作包括日常报账、记账、结账、资金管理与核算、成本管理与核算、生产的管理与核算等,并通过报表发现存在的财务薄弱环节,提供给场长,以便及时做出决策,避免造成不可的损失。物资的供应及产品的销售,应本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原则。

  劳动制度的制定,要符合猪场劳动特点和生产实际,内容要具体化,用词准确,简明扼要,质和量的概念必须明确,经过群众认真讨论,领导批准后公布。一经公布,全场干部职工必须认真执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财成国际

关键词:猪场保健程序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