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凝是新时期文学的一面旗帜,她的创作贯穿新时期文学始终。迄今为止,铁凝的创作大致经历了单纯、乐观的“香雪”时期,复杂、混沌的“玫瑰门”时期,生命、本真的“大浴女”时期和综合、浑厚的“笨花”时期。她以无可的创作实绩成为新时期以来中国最有实力的作家之一。 除了铁凝之外,新时期小说创作队伍主要由三个梯队构成。第一个梯队是出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些作家,如贾大山、汤吉夫、陈冲、张峻、潮清、申跃中等。他们主要活跃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作品主要针对的是极左线对国家、人民造成的伤痕以及对这种现象的反思。如贾大山1977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取经》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他后来以《梦庄记事》为总题的一组小说,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经过时间沉淀的梦庄人的一件件往事,其中蕴含了作者对人生、人性的深层思考,更具文化意蕴。 第二梯队是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批作家,主要有何申、谈歌、关仁山、何玉茹、阿宁、贾兴安、康志刚等。被称为“三驾马车”的何申、谈歌、关仁山成名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他们的小说现实,表现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在当代文坛掀起了一股“现实主义冲击波”。之后,他们分别转型,关仁山渐渐把主要精力转向长篇小说创作,先后创作出版了6部长篇小说,其中以《麦河》《日头》影响最大。何玉茹的小说往往喜欢从小事入手,善于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叙事中表现出一种对人的存在状态的关注。长篇小说《冬季与迷醉》是何玉茹最重要的小说。近年何玉茹创作的长篇小说《葵花》,对抗日战争的描写有了新的突破,颇受业界好评。 第三梯队是一批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的年轻作家,主要有胡学文、刘建东、李浩、张楚、燕、曹明霞、唐慧琴、常聪慧、梅驿、左小词等。胡学文、刘建东、李浩、张楚被称为“四侠”,主要是从他们的创作姿态上来考量的。正是在突破常规、超越传统的意义上,“四侠”的意义才能凸显出来。胡学文的小说往往取材于底层百姓的生活,表现他们的状态,充满着底层生活的粗粝和质感。浓郁的底层生活气息、强烈的爱憎情感、传奇的故事情节和自觉的艺术追求,都使他的小说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近年他的小说开始向人性的深处探索,长篇小说《红月亮》、中篇《从正午开始的黄昏》就是这种探索的。刘建东的写作起步于先锋小说潮流逐渐式微之后,但他的小说明显吸收了先锋小说在文体形式上的优长之处,在小说语言叙述等方面都“洋味”十足,这使他的小说在这块历来追求本土朴实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土壤中显得卓尔不群。他的小说观念新潮,手法先锋,视野开阔,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准。《全家福》《一座塔》获得业界好评。李浩的小说往往具有先锋小说的流风余韵,在对历史的形而上关注中又有对现实的,代表性作品有《将军的部队》《镜子中的父亲》等。张楚的小说以当代城镇生活为素材,表现出现代人困惑与迷茫的情绪,小说氤氲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忧郁诗情。他的小说是向内的,他关注的是人的灵魂,人的存在,是昆德拉所谓的可能性。这样就使张楚的小说既区别于外在写实性的所谓现实主义小说,又区别于时下身体写作式的商业主义小说,张楚是个异数,他在走一条的写作之。另外,女作家曹明霞、燕的创作也颇有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