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玩游戏攻略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特殊职业保健 > 正文

女性特殊职业保健盐城市沿海开发专题

作者:fanfan 来源: 日期:2013-8-2 16:43:26 人气: 标签:女性特殊职业保健

  一百多年前,南通就实现过一次“惊世崛起”,那是由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推动的兴实业、办教育、建城市的辉煌,其影响及于全国、绵延至今。如今的南通,再一次领时代潮流、开风气之先,豪迈地提出在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要把南通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本课题报告就是受南通市委的委托,对南通“建设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这一专题的研究。

  一、国内外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及其

  在人类文明中,对居住和自然关系的关注与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之初的罗马工程师马可•维特鲁威(vitruvius)关于选址、朝向和自然光照的讨论。他主张的“以人为本”在于强调自然资源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这种城市规划思想影响了人类发展2000年之久。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工业化导致恶化,才引发了一股追求绿色健康的,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创始人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就是这一的杰出代表。现在,国内外已有大量的有关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经验,可供南通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时参考借鉴。

  (一)生态宜居城市的相关理论

  1、可持续发展理论。从上世纪以来,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恶化使人类面临着人口、粮食、能源、资源、“五大危机”。世界与发展委员会布仑特莱 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的联合国与发展大会,发表了《里约热内卢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一致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战略。人们开始意识到,城市是一个综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必须在满足人类利益和城市发展的同时,为其他的提供生境,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能够承受的生态承载能力之内。

  2、人居理论。人居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地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重点关注人与自然的协调,旨在建立和谐的居住。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最早提出要建立人居科学,并于20世纪 50年代创立了“人类聚居学”。人居科学研究遵循五大原则:正视生态的困境,提高生态意识;人居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科学的追求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人居科学的目标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宜人的人居,提高质量。这与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相吻合。可以说,宜居城市理论最初正是在人居科学的基础上兴起与发展起来的。

  3、生态城市理论。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中提出的。关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原则和理论,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理查德•瑞杰斯特的思想,他提出生态城市的十条原则:①优先开发紧凑的、多种多样的、绿色的、安全的、有活力的、令人愉快的混合土地利用社区;②修改交通建设的优先权;③修复被损坏的城市自然;④建设低价的、安全的、方便的、适于多种民族的混合居住区;⑤培育社会性,改善妇女、有色民族和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状况;⑥支持城市绿化项目;⑦采用新型优良技术和资源技术;⑧共同支持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经济活动;⑨提倡自觉的简单化生活方式;⑩提高的局部和生物区域意识等。这些原则体现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强调利益与平衡发展、公共设施建设的优先权、居民融合、参与、自然的修复、人文景观的、循环经济的普及、城市集约化发展等。

  (二)国内外生态宜居城市的研究

  界加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人口剧增、交通拥堵、污染、空间紧张、生态质量下降等一系列城市问题接踵而至。1961年,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了满足人类基本生活要求的条件,提出了居住的基本,即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舒适性。1976年,联合国在召开首次人类住区大会。随后在内罗毕成立了“联合国人居中心”,开始了广泛的关于人居建设与研究的促进工作。1996年,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第二次人类住区大会。大会提出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社区,城市的“宜居性”要表现在空间、社会和的特点与质量上。1999年,现代建筑国际协会在召开会议,拟定了《宪章》,宪章中指出要创造美好宜人的生活;要发展着眼于人居建造的建筑学;建筑师要在有限的地球资源条件下,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公平的人居等。

  1974年,大卫•史密斯在其著作《宜居与城市规划》中,以19世纪后半叶的历史为基础,宜居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明确了宜居的概念。他认为宜居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公共卫生和污染问题等层面上的宜居;二是舒适和生活美好所带来的宜居;三是由历史建筑和优美的自然所带来的宜居。20世纪70年代,国外城市规划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城市社会矛盾,解决居住空间与之间的不和谐问题,不同学科相互交织创立了很多研究范式。如美国学者认为三大因素影响着居民对居住的评价,即人类以外的要素、人与人之间的要素以及居住区的。影响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因素分为六类,包括与美学相关因素、与邻里相关因素、可达性及流动性、安全因素、噪音因素以及令人烦恼的事情,如缺少私密性等。2004年2月发表的《伦敦规划》中,将“宜人的城市”作为一个核心内容加以论述,提出了建设宜人的城市、繁荣的城市、公平的城市、可达的城市和绿色的城市等发展目标。

  国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上世纪90年代,吴良镛院士在借鉴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理论的基础上,融合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工程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内容,提出了“人居科学”的新概念,并于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部学部大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建立“人居科学”的,出版了《人居科学导论》一书,详细介绍了人居科学的内容。在此背景下,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人居的规划与建设。如宁越敏对人居的内涵、评价方法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建立了人居评价指标体系(宁越敏,1999);田银生和陶伟对城市“宜人性”的创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宜人性”应关注的物质要素及评价标准(田银生,陶伟,2000)。2006年6月,《中国宜居城市报告——》蓝皮书发布,该书主要在对于“宜居城市”的理论、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等研究基础上,利用近一万份问卷调查数据和市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等,从生活的安全性、健康性、出行的方便性和居住的舒适性等方面,对市不同地区宜居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提出了建设宜居的政策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单位从事研究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通过建设部评审验收于2007年公布,为宜居城市的研究与建设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具有导向性意义的量化评价标准。

  (三)国内外生态宜居城市的实践探索

  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人们对城市应当具有的生态宜居功能越来越重视,国内外不少地方对规划和建设生态城市或宜居城市都进行了大胆探索。

  1、。人口 190 万,是第三大城市,也是第二大海港和国际贸易的重要中转站。是一个把现代都市文明与自然美景和谐汇聚一身的美丽都市,怡人的气候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使它成为最适合享受生活的乐园。近年多次被国际机构评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2003、2004 年被美洲旅行社协会授予“美洲最好的城市”,2004 年被国际城区协会授予“城区建设”,2005 年被英国经济学家智囊团授予“世界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建设宜居城市的主要举措有:①绿色地带。绿色地带主要包括公园、供水区、自然区和农业地区等。对绿色地区的圈定确定了大都市区长期发展的边界,同时为管理人口增长提供依据。②建设完善社区。以设施建设为依托完善社区的建设,使得社区拥有更多的机会和便利,使居民的工作、生活与娱乐可以就地解决。通过都市区中心、区域中心、自治市中心等三类中心组成多中心网络,以促进经济与社区平衡发展。③实现紧凑都市。将未来的发展集中在现有的市区中,支持社区容纳中高密度居住区,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就近工作和居住,更好地利用公交系统和社区服务设施,避免无序蔓延。④增加交通选择。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系统,从而降低对私人汽车的依赖。交通发展的重点依次是步行、自行车、公交系统、货物交通,最后是私人汽车。

  2、新加坡。新加坡人口468 万,是马来西亚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宜居城市、10 次荣膺“亚洲人最适宜居住城市”称号。新加坡宜居城市建设的具体工作有:①“城市建在花园中”的绿化建设。建设生态平衡的公园,发展各种各样的主题公园,引入刺激性强的娱乐设施,建设连接各公园的廊道系统,加强人行道遮荫树的种植,增加机械化操作,减少费用。②“居者有其屋”的安居计划。在新加坡总人口中,90%的低收入者和 6%的中等收入者住的组屋,与私营开发商的商品住宅有根本区别。大规模的组屋开发有着严格的计划,通过周密的法规规章进行分配性出售,并以强制性措施(在年限内)遏制其为商品而进入流通领域。③高效道交通系统。新加坡公共住宅区内的交通大多采用人车分行方式,车行系统结合主要出入口和集中停车场布置,以住宅街坊为单位,车行系统环绕于街坊以外,而步行系统则贯穿于街坊之内,集中停车场(或多层停车楼)则通常位于小区入口处,小区内居住相当安静。④等级分明的服务设施布局。居民可以使用的商业与服务设施可分为:市场(小贩中心)、居住区购物中心、市中心商业中心。市场是分散在居住街坊之间的商业服务网点,以餐饮点、零售摊点、超市为主,方便居民生活的最基本需求。

  3、。位于东南部的雅拉河下游,是第二大城市,也是维多利亚州的首府。界最佳居住城市的评选中,数次名列前茅。宜居城市的主要特色有:①现代与古老、城市与田园的结合。街道宽广笔直,现代化高楼大厦与古老的英国式建筑交相辉映,清幽恬静的404个大小公园,星罗棋布地点缀在这些建筑物之间,使这个城市既有现代繁荣,又有田园风光。②优先安排公共设地。开发之初,首先进行整体规划布局,认可后实施。在整体规划中,必须先划出道、运动场、公共绿地、幼儿园、学校、商店、高尔夫球场、游泳池等公共用地。规划后以招标的方式出售,在出售之前,开发商必须将道,将公共绿地的花草和行道树种好。③精心设计与严格的听证会制度。的商业街、步行街、广场、公园等都有精心的设计,城市雕塑也具相当艺术水平。城市建筑极具个性,与周围非常协调。的规划管理有一整套严格的公示和听证会制度,建筑的容积率、使用性质、建筑高度、建筑形式、绿化率等都需经过居民和单位的同意。④注重教育和文化推广。被称作教育之都,大学是全澳排行最老的大学之一。是乃至全世界推广多元文化最好的城市,每年的国际活动达 20 多个,从一月份的澳网公开赛,二月份的国际航空飞行展、亚洲龙舟赛,三月份的一级方程式车赛、亚洲食品节,直到年底的爵士音乐节等。

  4、大连。大连地处我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是重要的港口、贸易、工业、旅游城市,有580多万人口。大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特点有:①城市治理。从拆除公园围墙开始,把绿色和景观还给城市,接着又拆除了大学校园、居住区的围墙,代之以造型优美的铁艺栏杆。这样,使得城市空间更具通透性,同时也创造了一种交流的氛围。②城市经营。以“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八字方针作为城市经营和建设的核心,建设规模,提高建筑水准;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重在质的提高,而不是量的扩张。③现代建筑风格。得天独厚的山海景观是大连住宅风格形成的关键。大连的城市建筑风情万种,山海情怀造就了灵秀刚健浪漫的城市建筑风格的基调。④园林城市建设。大连的城市园林绿化见缝插针,千方百计增加绿地面积,同时调整绿地分布,提高绿地系统布局的合,改善植物群落结构,提高多样性。基本形成绿地分布合理、植物配置科学、生态功能齐全的城市绿化格局。⑤创建学习型城市。积极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渴求各类人才,加强知识创新,提升可持续发展的品质。

  5、青岛。青岛地处山东半岛南部,是、也是我国重要的海滨城市,拥有760多万人口。青岛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实践中,既有传统特色,亦具现代风尚。①强化品牌效应。青岛在自然特征和历史文脉的综合影响下,形成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色调,同时,也彰显出“帆船之都”的城市品牌效应。②功能区布局和中心商务区规划。功能区布局从“两点一环” 的布局体系向“多极多核分散式多中心”的布局模式转变,中心商务区规划以塑造高品质的城市与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创建健康适宜的生态为。③城市规划的参与。以完备的法律体系、社会的广泛参与、规划编制的参与、全方位的公示来巩固宜居城市建设的群众基础。④数字城市的建设。城市的数字化、网络化是宜居城市未来形态所包含的重要因素。实施“数字青岛”工程,构建以地理、资源及经济社会和人文为背景的基础信息平台。⑤历史文化名城。将名城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和发展之间寻求最佳配置,创造更好的综合效益。

  (四)对南通建设国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的有益

  国内外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于南通建设国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具有重要的和借鉴意义。

  第一,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普遍趋势。它是自然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类需求变化规律在城市建设发展上相互融合的集中体现,超越了国别地域的界限和的不同。

  第二,要度把握生态宜居城市的丰富内涵。生态和宜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生态是状态,宜居是目的,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生态宜居城市这一概念,源于生态城市,又高于生态城市,追求的是更高层面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不能狭隘地理解为仅仅是自然生态建设,而是经济生态、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城市生态、自然生态等的生态系统建设。

  第三,要正确处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性与个性的关系,既要遵循其普遍性的客观规律和共同性的基本要求,又要根据各个城市的地理、自然禀赋、经济基础、传统文化和人口的数量、质量及结构的不同,注重形成各自的特色和个性。

  第四,在实践中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关节点:科学确定中心城市的人口数量、着力提高人口质量、合理改善人口结构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第一关;“居者有其屋”是宜居城市的基本条件;公交优先是城市宜居的重要体现;“水”和“绿”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一流的公共服务是一流宜居城市的必要条件;历史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高度融合是生态宜居城市的灵魂;创新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动力和活力。

  第五,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增长,其阶段性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也会不断提升。

  第六,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规划引导、政策引领、体制创新、工作创新,来全面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二、南通建设国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的基础条件和薄弱环节

  以来,南通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卓著。2009年底,南通以市为单位在江苏江北率先实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2010年底,又以县(市)为单位达标,建成了江苏江北第一个全面小康县(市)群。 “十二五”时期,是南通“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关键时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已成为南通的首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对南通市提出建设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现实基础,必须进行全面、科学、辩证的综合分析。

  (一)经济生态方面

  经济繁荣富裕,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国内外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均十分重视经济生态建设。南通的经济生态呈现出以下特点:

  1、经济增长势头良好,但人均经济水平不高

  2011年,南通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80.22亿元,列全国地级市第8位,在江苏13个省辖市中排第4位(在苏州、无锡、南京之后,超过常州)。“十一五”期间,南通经济年均增长14.4%,位列全省第一。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11年达到373.69亿元,在省内列第4位,进入全国地级市前十强。近些年来,在国际国内复杂多变而严峻的宏观形势下,南通一直保持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显示出经济加快成长、后发崛起的强大生机与活力。

  然而,相比之下,南通的人均经济总量绝对水平还不高。以2011年为例,南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元,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排第7位,低于苏锡常宁镇扬,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说明南通经济发达程度还有待提高,扩大经济总量的任务依然较重。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产业选择还不够轻型化

  南通农业与轻纺工业都很发达,互为支撑。以来,轻纺工业不断发展提升,家纺产品的生产销售驰名中外;与此同时,机械、电子、化工、船舶、电力等工业行业相继兴起。近年来,南通走新型工业化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有选择地淘汰了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形成了具有江海特色的船舶修造、纺织服装和精细化工等三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成长,“十一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占比提高了11.1个百分点。

  以生态宜居的眼光看南通,南通的产业结构仍然还不够轻型化。2011年,南通的三次产业比例是7.0︰54.5︰38.5,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此外,南通制造业虽比较发达,但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升级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新兴产业正在培育,支柱产业比较单一。从产业内部看,南通的第一产业科技利用率低,农业面源污染在农村和郊区凸现;第二产业中高能耗、重污染的资源型行业所占比重较大,万元P能耗较高;在第三产业中,知识型、科技型现代服务业发展亦滞后。

  3、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但富裕程度有待提高

  2011年,南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元和元,均居全省第6位。比“十五”末分别增长了116.5%和113.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仅为2.14︰1,低于全省的2.44︰1。这些年,南通相继完成区域供水、住房保障、拓宽道和桥梁建设等一批为民办实事工程。百姓生活幸福感增强,如皋、如东等地成为全国著名的“长寿之乡”。

  南通城乡居民虽在总体上已过上全面小康生活,但人民群众的富裕程度还不是很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73%,少124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虽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56%,也只多925元。市域内发展也不平衡,主城区、通州、海门、启东等地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如皋、如东、海安居民生活水平则相对较低。

  (二)城市生态方面

  城市既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又是市民生活的空间,生态宜居应是城市建设的核心追求。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南通借助“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城市名片,在张謇创造的“一城三镇”的城镇布局基础上,进一步彰显山水和滨江特色,城市面貌的变化得到广泛认同,城市发展进入新的境界,生态宜居城市雏形初显。

  1、城市空间结构渐趋合理,但各项规划间存在部分脱节现象

  2010年,南通实施行政区划调整,通州撤市设区拉开了特大型城市建设框架,市域城镇体系渐趋完善。依据南通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一主三副多点”的城市空间格局,已完成编制或正在修编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规划研究、专题规划、城市设计以及相应的村镇规划等,基本实现了城乡规划的全覆盖。按照“空间大转换、产业大转移、功能大转型”的总体思和“江海联动、港城互动、轴向带动”的空间拓展方向,南通已规划建设新城区、老城区、北翼新城、通州新城、南翼新城、滨江新区等重点区域,还建设了濠东生态绿地、盆景园、体育公园、环西文化广场等一大批文化与生态空间,市域空间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优化。

  全市虽然正从沿江带状发展调整为“T”形组团发展格局,但相关规划尚未及时跟进,相关规划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原有的城市空间发展 “摊大饼”趋势还没得到根本遏制,城市开发建设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现象;中心城市集聚程度不够高,县城发展不够快,重点镇规模也偏小。

  2、城市形象大幅提升,但文化个性不够鲜明

  南通市于2009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已完成了南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一城三镇”历史格局、唐闸、寺街、西南营、濠南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的规划,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和利用,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供了重要的人文基础。

  但随着旧城和街区建设的逐步深入,南通应有的城市个性变得模糊,可解读性不够强。原有的一些历史遗迹和水系局部遭到,部分地区特有的传统风貌和人文景观逐渐湮灭;在城市设计上,对“水”、“绿”文章尚未做足;公共空间设计功能单一,过多追求观赏性,不能满足市民不同需求;城乡建筑和景观,单体设计尚可,但缺少整体的协调和谐。

  3、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功能得以强化,但综合服务功能亟待加强

  “十一五”以来,是南通交通区位发生根本性改变的转折时期。苏通大桥、崇启大桥的通车,沪通铁的获批立项,加上区域内铁网、高速公主骨架和干线公网的初步形成,南通已基本打通了对外交通通道,正从过去的“神经末梢”向着“枢纽南通”大步迈进,南通与上海变“隔江相望”为“近在咫尺”,“江风海韵北上海”魅力初显。“十一五”以来,南通市区城建投入累计超过200亿元。实施城市道交通智能化工程,市区道网络进一步完善,“五环十四射”网逐步形成,覆盖面积约为2002年建成区的4倍,人均道面积达18.1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6%,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1平方米。农村公也实现“村村通”,客运班车行政村通达率96.8%。

  然而,总体来看,南通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提升落后于城市规模的扩张,滞后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功能的加强。社会公用设施建设缓慢,功能不够健全,服务水平较低。老城区整治、企业搬迁、新区商务中心建设等项任务既紧迫又艰巨。这些,直接影响了中心城市对周围城镇的辐射和吸引,制约了中心城市人口的进一步集聚。港区建设速度亦不快,人气尚不足。

  4、城乡统筹进程加快,但城乡管理方式尚待改进

  “十一五”期间,南通城乡统筹步伐明显加快,积极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城市基础设施向镇村延伸后,中心镇的带动作用得到加强。同时,对全市城中村、城市近郊村及农村危房进行了全面。

  这些年来,尽管南通的城市管理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然而,城市管理创新手段还不是很多,网格化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能适应生态宜居城市的管理要求。镇、村虽已被纳入城市管理范畴,但城乡一体化管理机制尚待探索完善。同时,城乡居民的整体素质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要求仍有差距,亟待提升。

  (三)社会生态方面

  良好的社会生态是建设国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的必要条件,可以说,南通在这方面是最具有基础和条件的。南通有着相对良好的社会心理和相对平和的民风性格,这些都是南通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最具独特风格的优势。特别是南通的各项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都走在全国或全省前列,社会管理创新也在全国领先。

  1、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但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有待加快

  南通是全国著名的教育之乡。2010年,南通在江苏江北率先基本实现以县域为单位的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7.7%,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3.9年。“十一五”期间,南通已初步建成充分就业市区。南通的产业结构对于带动城乡劳动力就业有一定特色,发达的建筑业和船舶制造业为男性劳动力创造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传统的家纺行业为女性劳动力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目前,南通城乡一体的就业创业体系正在形成之中,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多年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南通还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廉租房租金补贴、实物配租及经济适用房补贴实现应保尽保,在全国率先将优秀农民工和缴纳保险10年以上的农民工纳入市区经济适用住房保障范围,使优秀外来务工人员在住房保障方面享受“同城待遇”。

  尽管南通的教育事业发达,但教育资源的分布在城乡、区域、校际之间还不均衡,各类教育发展也还不够协调,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在较好的就业形势背后,也潜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等问题;老百姓长寿,也使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老龄化程度居全省首位,家庭养老负担、社会养老压力日渐增大;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尚需进一步健全,保障水平亟待提高,特别是农民的养老、医疗保障水平较低,不能起到真正的保障作用,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此外,出行难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

  2、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独树一帜,但管理体制创新任重道远

  自党的以来,南通在社会管理实践中积极探索,已走出一条切合实际、富有成效的城市社会管理之,促进经济持续跨越与社会持续稳定良性互动,成为江苏唯一的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南通在全国首创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并以现代防控体系建设为抓手,着力构筑“全时、全面设防、覆盖城乡”的立体式安防新体系。同时,南通还形成了“一室三代”群众工作新机制。以“党代表工作室”和“群众事务由干部代言、代办、代理”为主要内容,在市县乡村建立标准化党代表工作室734个,在133个乡镇(街道)、1379个村(社区)设置“三代”服务站点,全力打造“30分钟代理服务圈”。南通切实加强外来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全市已经建立了110多个融信息采集、登记办证、就业介绍、房屋租赁、权益等职能于一体的镇街外来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南通在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上,也有不少创造性举措。近两年,全市刑释人员安置率、率均超过98%,99%的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在县(市)区层面,南通将20多个部门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整合到一起,有效构建起融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新市民服务、技防、法律援助、接待、应急处突指挥、社情调查等10多项职能于一体的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形成了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合力。

  正因为南通的社会管理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上便越发显得责任重大。对照建设国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社会管理的组织领导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专业调处机制亦尚未全面建立。随着镇、村管理范围的扩大和人员的精减,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能力有所下降。在考核机制上,还需进一步明确考核导向,彻底扭转重经济发展、轻社会管理的偏向。社会管理服务专业队伍培育也还存在投入不足、不稳、队伍不强等问题。

  (四)文化生态方面

  文化是打造国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的灵魂和支撑。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一旦注入文化灵脉,便会气韵生动,品位立升,魅力四射,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近年来,南通彰显特色与提升实力并重,丰富基层文化与创作精品力作并举,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文化软实力正在逐步提升。

  1、地域文化特色逐步彰显,但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社会共识尚未形成

  南通是拥有6500年人类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近年来,在南通人的苦心经营下,地域文化特色愈发凸显。一是江海文化杂合演进。滨江临海的地域特征造就了南通人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兼收并蓄的气度。二是近代文化独树一帜。南通素以“一山一水一城一人”闻名于世,而狼山、濠河、南通城皆因“一人”张謇而大放异彩。三是创业文化活力迸发。南通 “盯住温州,学习温州,使南通的民营经济成为江苏省最发达的民营经济”,从而使创业文化成为南通最鲜明的特色。

  然而,当我们将文化作为凝聚力来看待时,便不难发现,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角度而论,当前南通文化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正在于:缺乏一种建设国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的浓厚文化氛围。建设国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事关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福祉,需要通过生态宜居文化的与渗透,形成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共识,以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热情。从目前状况看,这一目标还只是停留在党委的会议文件中和官员的口号里,深厚的群众基础尚待形成。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但反映生态宜居主题的精品力作比较匮乏

  近年来,南通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为建设国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一是着力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建成“、四级管理”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公共服务中心及农家书屋基本实现全覆盖,成为全省两个国家公共文化示范项目之一。二是大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文化江海行”这一十多年不间断的品牌活动,免费将文艺演出送到千家万户,被誉为“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获得社会文化最高“群星”。近3000支各类民间文艺团队活跃在江海大地上,一年送戏90多场。三是努力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近年来,全市共有80件文艺作品获全国,57件获省级。《海安花鼓》作为民间文化项目走进奥运会、上海世博会。

  与红红火火的基层文化生活和众多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相比,南通以生态宜居为主题的精品力作较少,这可谓南通文化建设的一块短板。虽然近年来,南通文艺创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有些作品、作家虽获得一些项,但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作品不多,轰动一时的“南通影视创作现象”也没能续写辉煌。

  3、建设成效不凡,但发扬光大“南通现象”任务艰巨

  20多年里,南通以“莫文隋”为开端,竞相涌现出400多个激荡文明新风的典型,数以十万计的“江海志愿者”、一诺千金的“无红包医院”、137名乡村邮递员织就的“爱心邮”……人们将这样一种蔚为壮观的现代人文景观称作文明建设“南通现象”,被认定为建设重大典型,体现出780万南通人民的情操,这是南通建设国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最为独到的既有优势。在文明建设中,南通适应时代变化,选树不同先进典型,将建设不断引向深入。20世纪90年代推出了捐资助学不留名的“莫文隋”群体;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推出为楼道内所有居民义务掌管钥匙的“钥匙奶奶”;在全党实践“”重要思想背景下选树了自己垫付启动资金、带领全体村民致富的“草莓”;在关注社会的社会背景下集中宣传失业不失志青工典型等。通过的,极大地提升了全市人民的文明素养,形成了积极向上团结和睦的社会风尚。

  作为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南通现象”已经存在了二十多年,成为一大品牌。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多发背景下,在全国上下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下,南通的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如何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南通面临的一大课题。

  (五)自然生态方面

  自然生态当为生态宜居城市最具基础性和主导性的体现。南通东临黄海、南倚长江,依江傍海,三面环水,形同半岛,南与上海及苏南地区隔江相望,北依广袤的苏北平原,地质灾害少,资源物产多,具有良好的地理条件和优美的自然景色。自古以来,由于疏离中心,少受战争,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富足,素有“崇川福地”之称。这是南通打造国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的自然生态本底。

  1、生态文明规划与工程得以实施,但沿江、沿海开发带来的生态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2007年,南通就颁布了《南通生态市建设规划》,决定实施生态经济、生态、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生态细胞等重点建设工程。在此基础上,还结合创建重点,先后组织编制了《南通市区域供水规划》、《南通市农村综合整治规划》等10多个生态专项规划,推进了“蓝天”、“碧水”、“”、“资源”、“生态”等一系列综合治理工程,大大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与此同时,南通努力在文化价值观层面培育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文念,充分利用新闻及社会,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生态文明建设深入。

  但是,伴随着长江两岸化工园区布点的日益增多,农业面源污染的日益加重,南通船舶修造、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南通沿江一带化学品的“大吞大吐”以及日益密集的修船、造船、航运等活动带来的生活污染,南通沿江水域面临着严重。据研究,“南通以纺织、印染、化工等高资源消耗为主的第二产业生态足迹占用最大,达到427.9万公顷”。随着深水海港的开发、临港产业发展和沿海滩涂围垦的推进,过境“客水”入海排污难以有效监管,南通海洋生态面临严峻挑战。

  2、城乡生态趋于统筹,但生态建设空间格局有待优化

  近年来,南通积极推进城乡生态系统的统筹建设,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生态规划、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医疗垃圾处理和区域供水全覆盖。广大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置、河沟保洁、农养护和绿化管护“四位一体”的长效管理机制已经形成,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市)处理”的处置模式实现全覆盖。各镇(街道)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地区达到80%以上。市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8.6%,已建污水处理工程乡镇覆盖面达98%。全市区域供水工程乡镇覆盖率90%,引江供水覆盖人口达80%。预计到2012年底,全市引江供水覆盖人口达到90%以上,乡镇实现全覆盖。

  然而,南通人口密度大,人均容量偏小,单位国土面积污染负荷较高,生态布局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由于主城区中工业分布较为密集,在居民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等不同功能区之间缺少有效的缓冲生态绿地。居民区新旧混杂,普遍存在绿地面积不足、道交通拥堵、噪音与粉尘污染较重等缺陷。一些住宅区内违法圈地、占地的行为和违章建筑依然存在,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城市绿化覆盖率虽然达到40.8%,但绿化分布格局还不尽合理,不能充分普通居民所需的绿色活动空间,特别是广大农村住宅周边绿化严重不足。耕地减少和生态区的问题也比较严峻。

  综上所述。南通市地理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社会安定和谐,特别是30多年来,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进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新阶段,市委、市作出了建设“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非常及时的,也是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的,但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来看,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有些方面的差距还比较大。建设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任重道远,需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作出更大的努力。

  三、南通建设国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的总体构想和对策

  (一)指导思想

  根据南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一化一中心三城市”的目标定位,南通建设国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的指导思想确立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提出的“支持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指导意见为契机,从南通市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高点定位,将建设国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融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大局,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全面改善经济、城市、社会、文化和自然生态,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不断增强南通的综合实力、城市魅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目标内涵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看,对“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的内涵都还尚未形成共识,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定义则更无。多数学者认为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不能单一化。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提出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中,就包括了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等方面的系列评价及其计量指标与分值。南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战略目标并对其内涵也作了初步的表述,如充分发挥滨江临海、山水兼具之自然生态优势;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包括建设品质、品质、人文品质、生活品质;追求城市优美、社会文明、民生幸福、宜居宜业,等等。这些对生态宜居城市目标内涵的理解和表述,无疑是正确的,但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综合国内外关于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经验,我们认为:生态宜居城市超越了传统的“城市”概念,体现了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多方面的需求,体现了生态与经济发展的统一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因此,一般而言,生态宜居城市应包括优美的自然,繁荣的经济,和谐的社会,健康的文化,高雅的城建。具体而言,南通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必须从南通市的自然禀赋、经济基础、文化底蕴、人口状况等实际出发,充分体现以下要求和特色:经济发达,生活富裕,民生幸福;清明,安定团结,社会和谐;包容,贤才云集,创新创业;文化繁荣,科技发达,;少有优教,壮有乐业,老有善养;江清海晏,生态良好,优美。

  综上所述,我们拟对南通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作出如下总体界定与表述:经过十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把南通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自然优美、经济繁荣富裕、民生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文化健康活跃、城建高雅靓丽的充满生机活力、居民宜居宜业的城市。从实现目标的时序进度讲,到2015年,南通生态宜居城市基础加强,初见成效,力争获得“江苏人居”;到2020年,南通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水平提高,大见成效,国内一流,力争获得“中国人居”;到2030年,南通生态宜居城市特色充分彰显,国际知名,获得“联合国人居”。

  对南通生态宜居城市目标与内涵的这一界定与表述,在指导思想上突出了科学发展观;在空间定位上突出了长三角北翼、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在功能建设上突出了多元化、综合性,涵盖自然生态宜居、经济生态宜居、社会生态宜居、文化生态宜居、城建生态宜居等多个方面;在时序进度上突出了渐进性、阶段性。

  (三)基本原则

  根据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内涵和南通市的实际,南通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融入大局,同步推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是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的细化和深化,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过程,就是推进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满足当代人和后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出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就是要把生态宜居的要求贯穿、融入、渗透到南通市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的。

  2、规划引领,分期实施。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制定规划并严格按规划实施。同时,建设生态宜居城市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既要制定长远战略规划,确定长远发展目标;又要制定分期实施规划,明确近期阶段性建设目标。

  3、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生态宜居的核心是民生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旨,要把持续优先改善民生作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既要注重建设生态宜居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生态宜居硬;又要注重制定生态宜居的公共政策,创造协调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利益和需求的生态宜居软。

  4、城乡统筹,分类指导。建设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这一目标本身就已蕴涵了以中心城市为主导的题中之义。在建设实践中,必须注重发挥南通中心城市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以中心城市生态宜居的功能特色示范引导整个市域增强生态宜居特色。城乡之间,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既要协调推进,又要分类指导,既要突出城市,又要兼顾农村。

  5、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生态宜居城市是一个比较性、发展性的概念,没有统一固定的终极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宜居的内涵将会不断丰富,生态宜居的标准也将会不断提高。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生态宜居的标准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必须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满足人们对生态宜居的动态需求。

  (四)对策

  针对南通的现状基础,根据我们的研究,就南通建设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目标,提出如下对策。

  第一,加强宣传力度,着力营造生态宜居的社会氛围

  建设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是一个带有综合性、创新性、长期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主导、社会协同、参与”的机制。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社会共识,从而把市委、市的正确决策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创造性实践。、、、网络等新闻,要紧紧围绕市委、市的重大战略决策,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弄清楚为什么要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什么样的生态宜居城市和怎样建设生态宜居城市。首先,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形成共识,把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看作是“执政为民”根本旨的重要责任,看作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看作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方面,看作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标志,从而自觉地把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融入到自己的一切工作中去。其次,党政机关的各个部门和单位,要在自己职责范围内认真落实市委、市有关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创新体制,相互配合,协同合作,形成合力。再次,各基层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都要根据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组织自己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切实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同时,对于广大群众来说,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既是他们的一种迫切需求和新的,同时他们也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体。要全民动员,把广大群众参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要大力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群众学习、教育、管理、监督的机制;引导广大群众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思想水准,社会公德,坚守职业、养成家庭美德、提升个人品德;转变消费观念,绿色消费,崇尚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热爱自然、的自觉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市各个层面、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共同创建生态宜居城市的生动局面。

  第二,率先发展绿色经济,着力夯实生态宜居的物质基础

  城市是区域经济组织、管理和协调中心,是经济要素的高密度集聚地,是各种非农活动的载体。城市只有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先进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才能为生态宜居的物质设施建设提供。今后一个时期,南通经济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由以量的扩张为主向质的提高为主转变,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工业带动为主向三次产业共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从而,促进农业在“第二个飞跃”中向现代农业跨越,工业在调整创新中转型升级,服务业在“双重结合”(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中拓展提升,走出一条速度较快、结构合理、效益较好、老百姓多得实惠的创新型经济发展子,形成一种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的经济运行模式。

  同时,南通市经济的发展必须按照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和要求来谋划、布局和调节,特别是要根据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在2010年底召开的全省城乡建设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在全省率先发展绿色经济。对此,提出如下: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减量化和资源再利用。南通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可以抓住以下几个重点:一是要在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上注重集约化,充分发挥已有经济技术开发园区的功能作用,努力把它们建设成为经济集约化运行与发展的,另一方面是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集镇在经济网络化集约化发展中的结点或极核作用。二是在经济运行与发展中努力提高技术与管理水平,全面导入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深入推进工程项目、企业单位全方位的节能减排,持续降低单位经济产出的资源消耗,使南通单位经济产出的能耗物耗处于全省、长三角和全国的先进水平。三是采取宽松、优惠的政策措施包括灵活便利的财税金融政策措施,大力扶持并发展壮大城市的环保产业以及资源再利用产业。四是在扩大、深化全方位的开发过程中,努力保持南通地区经济产业体系的合理结构与有机联系,尽力避免产业“断头”、“锁闭”、“孤岛”等现象,由此从拉紧、密切产业内在联系上南通循环经济效应。

  2、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绿色经济作为一种国内外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它本质上是一种追求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谐和可持续的目标体系,是一种包括生态农业、循环工业(绿色制造)和服务产业等丰富内容的经济结构形态,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一种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服务型经济社会之后的新的经济社会形态。显然,绿色经济发展是以绿色产业为基础的。南通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就是要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经济生态,实质上也就是需要让南通的国民经济逐步绿色与生态化,跳出发展——工业化——污染及浪费那种传统工业社会的所谓黑色经济恶性循环的怪圈。因此,下一步,南通应率先探索发展以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绿色制造)、可持续服务产业为重点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首先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南通的自然条件较好,水土肥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发展生态农业自然基础优越。同时,农业在南通经济产业中比重不是太小,有较大的体量规模,本地居民亦有擅农传统,加上农业科技与人才的支撑,发展生态农业可望可及。通过一些典型生态农业项目与的建设发展,逐步带动面上的农业生态化,彻底走出靠农药、靠化肥的“双靠”低质农业的误区。从而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保障供给、致富农民、生态、观光旅游的功能。其次是大力发展与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直接关联的生态食品加工业,大量产出安全、爽口、宜人健康的食品。与此同时,发展壮大南通富有特色的“长寿”食品工业,扩大南通生态食品在国内外的市场份额,为全国食品安全工程建设作出独特贡献。再次是推进绿色制造、精细生产。不断运用先进的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生产工艺与技术,现有的城市工业制造业,结合发展循环经济,把污染和物耗降至最小。有鉴于此,跨越发展、腾飞崛起的南通须十分谨慎地发展传统重化工业。大力发展可持续服务产业,尤其要注重发展具有南通特色、地域优势的物流业、旅游业、咨询业,特别是要用好用足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中央和省出台的政策措施,抓住有利时机,趁势而上,充分挖掘南通丰富的文化资源,加紧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此同时,适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壮大生活服务业,努力构建现代服务产业体系。

  3、大力推进市域经济布局生态化

  首先是重视发展城乡的林业,采取相关激励措施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扩展绿地面积,提高人均绿化水平,为全市绿色经济增长提供重要物质支持条件。其次是深入贯彻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思想与政策,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出发,结合各级、各类规划的制定与修编,科学界定市域内的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开发区域和开发区域。再次是逐步实现全市城镇布局、产业布局、项目布局的协调均衡,进一步促进空间形态的和谐美观。

  第三,创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着力提升生态宜居的城建品质

  “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南通需紧扣生态宜居这一主题,充分发挥“山水城绿安”兼具的独到优势,做好城市的规划调整,做精城市的发展模式,做强城市的服务功能,做显城市的个性特色,大幅度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塑造出真正堪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宜居的城市形象。

  1、做好城市的规划调整

  既然南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已经明确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那么,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到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从城市建设的各类专项规划到详细规划,都应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及时做好调整工作。在规划调整中,要紧紧抓住规模、布局、功能、特色四大要素,把更多的城市空间留给居民,用更优的城市功能服务居民,以更好的城市设施便利居民,将更美的自然还给居民。

  在中心城市建成区人口集聚上突出规模控制。合理确定中心城市建成区的人口规模,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关口。南通现在的中心城市常住人口(含通州区城区人口)已接近100万,今后一段时期还会有较快增长。从生态宜居的城市功能特色考虑,南通中心城市建成区人口规模适宜保持在200万左右,极限不宜超过300万。因此,应根据《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积极引导人口合理分布,防止城市人口规模盲目扩大。在合理控制中心城市建成区人口的同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改善外来人口结构,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来南通创业,从而实现南通从人口大市向人力资源强市转变。同时,通过推进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和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南通人口素质。

  在城市功能定位上突出生态宜居。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依据。按照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功能定位,应首先对现行城市总规作新一轮修编,尤其对其中的城市功能定位要适度调整。从规划现状看,“宜居”已见诸文字,但体现不够;而“生态”则在功能定位中只字未提。以市委已形成决议的提法为据,通过程序,将现行规划中的城市功能定位正式修改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根据这一调整后的定位,有关规划内容都需进行相应调整,全面突出生态宜居的城市功能特色。考虑到在城市规划中,一般不宜将城市规模作为功能提出,况且在规划有关人口规模的阐述中也有专门论证,故在上述修改的文字表述中,未将“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特大城市”这一提法列入。

  在城镇体系结构上突出合理协调。城镇体系结构是城市带动区域发展最有效的空间组织形式。当前,南通无论是中心城市,还是县城和重点中心镇,规模普遍偏小、带能偏弱。按照生态宜居城市的新定位,对现行城镇体系结构作适当调整。以发展中心城市为主导,引导中心城区与周边城市(镇)的产业发展职能合理分工,着力提升以崇川区为主体的核心区城市品位,加快建设以通州城区为主体的东部新城、以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苏通科技产业园为主体的南翼新城、以港闸区为主体的北翼新城,加速形成中心城市“一核三片区”互动并进的城市发展格局;培育一批现代化中等城市,在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对启东、如东、海安、如皋等城镇发展基础较好的县城,加快将他们培育成现代化中等城市;重点中心镇做出特色,在市域重点发展地区,选择培育一批重点中心镇,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重点镇对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能力,为培育成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小城市创造条件。

  在空间开发布局上体现集聚集约。国土与海域空间开发布局作为国民经济规划及战略实施的空间载体,是指导和实施社会、经济、生态、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要按照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要求,在国家每年专项安排沿海开发部分建设用地指标,特别是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调控下,根据《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南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南通市沿海开发用地类型和开发时序安排,优化国土与海域空间开发布局,增强区域之间分工互补,不断提升南通综合竞争力。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强对岸线和滩涂重要资源的统筹管理,合理设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开发、开发等各类功能区,逐步形口、经济、资源、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从现在起大力度整合乡镇开发区或工业小区,不再搞镇镇开发。各县(市、区)集中开发资源,重点办好几个具有产业特色的开发园区。引导发展要素进一步向沿海、沿江集聚。加大力度推进沿海开发,突出沿海深水海港的开发建设,着力建设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走廊、上海都市圈现代服务业高地、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使沿海开发真正成为南通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引擎。推动沿江开发向纵深推进,加强与上海、苏南等地区的跨江联动开发,全方位、宽领域深度推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等方面的跨江融入与接轨合作,进一步提升沿江发展水平。

  2、做精城市的发展模式

  南通人口较为密集,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应“精细增长”,反思粗放利用土地和中心城区拓展边界的城市发展模式,加快推动城市发展实现“精细增长”。土地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为了优化用地结构,提高使用效率,实施开发分级控制,适当调控主城建设强度。对于划定的风景区、公园等绿地要注重发挥其生态价值,严格控制与用地性质相违的建设;对纳入生态轴、环、走廊的低密度建设区,要已有植被,扩大绿化面积,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对于城市核心区和重要景观节点地区,可扩大高层建筑的比例。中心区片及综合组团等地区则应降低建筑密度,以多层建筑为主。

  南通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应注重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相结合。一方面,加大旧城的力度,充分发挥现有建成区效益,进行空间的平面优化与延伸,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最优化。另一方面,利用交通与信息网络对物质地理空间的性,使产业布局采取“飞地”型扩展方式向城市的中远郊扩散。重点发展外围城镇,建设城市化新区,以合理分布产业和人口。在扩散时,必须充分尊重自然地形地貌,严格海洋特别区、水产种质资源区、城市近郊的绿化带和生态保障区,使城市拥有自己的“后花园”。通过科学的集聚与扩散,逐渐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主,以卫星城、工业园区为辅,农业、风景林、经济林、防护林相融的多中心、分散化、低密度的城市组团式结构。

  3、做强城市的服务功能

  在城市的诸多功能中,服务功能是其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城市与区域经济高效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根本,城市其他功能大多是由它引发的。从长远来看,城市发展思,必须尽快从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从全面推进向重点突破、从形态改善向功能完善转变,或者说在城市经营上要迅速从经营土地向经营功能、经营产业转变。南通在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必须以做强城市服务功能为突破口,加快提升城市发展质态和城市竞争力。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以交通与通信为主导。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和无缝连接的“信息网”是生态宜居城市不可或缺的两大支撑。相对于南通而言,必须加快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一方面加快构建多式联运、协调衔接、互为补充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强化南通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按照适度超前、配套完善的原则,完善铁干线网,重点开工建设沪通铁南通段、宁启铁南通至启东段、通苏嘉城际铁等重点项目,打造长三角北翼的铁枢纽。优化高速公网布局,加快推进锡通高速、通洋高速,开工建设海启高速、崇海大桥。加强内河航道网建设,提高航道技术标准和通航能力。加快南通兴东机场,使之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大型辅助机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长江节点整治及支流治理工程,提高防洪保安、水资源供给和水资源能力。完善能源保障体系,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加快建设枢纽型电网和油气品运输管网。另一方面,大力建设“信息南通”、“智慧南通”。应高水平、大力度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通信网络升级,推进“宽带南通”、“无线南通”、“高清南通”建设,加快城市信息化进程;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全力增强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整合力,大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园区发展的支撑力,着力提升信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积极推进政务和便民信息化,加快建成行政审批和行政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监管系统信息平台,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把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摆上更加突出,以推进示范镇、示范村建设为抓手,提高宽带覆盖率、农村终端普及率,以此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在城市管理上,以现代、高效、人性化为主导。市容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方面,体现着城市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对照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南通应突出现代、高效、人性化的城市管理导向,加快构建生态宜居城市管理新格局,以良好的宜居创业,增强市民幸福感、荣誉感和归属感。高标准推进市容综合整治,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始终把解决老百姓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放在重要,结合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出行难、买菜难、停车难等实际问题,使市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综合整治带来的实惠,增强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整治过程中,要统一标准,精心设计,做到整治一片、亮丽一片,以点带面,促进城市形貌的整体提升。创新城市管理,建立科学合理、职相统一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将管理重心下移,合理界定市、区、街道、社区的管理职责,进一步理顺市区环卫管理体制,完善城市管理考核体系,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形成城市长效化管理的强大合力,不断提高城市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水平。

  在软上,以服务型为主导。加快服务型建设,是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南通全市范围内推行“加快‘五个分开’”、 “突出‘三个注重’”、 “强化‘三个服务’”,切实增强服务效能,加快向服务型转变。加快“五个分开”,即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开、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由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减少行政许可,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突出“三个注重”,即着力强化管理重点,更加注重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促进和谐发展;更加注重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更加注重执法监管职责,增强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强化“三个服务”,即强化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改进直接面向基层、群众和发展“窗口”机构的服务与管理,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从中得到便利和实惠,使的成效真正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

  4、做显城市的个性特色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差异性。城市有鲜明的特色、良好的形象,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推动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按照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要求,南通还需进一步与其他城市的个性差异,尽力彰显城市自身特色。

  城市风格要体现“江风海韵”。塑造城市特色,不能盲目模仿和照搬,必须从南通市情出发,充分考虑城市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围绕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目标,引进国际国内一流的设计团队,规划和设计未来南通城市,彰显“山水兼俱、江风海韵”的城市鲜明特色,谋划打造具有传统历史风貌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空间特色。以创建国家生态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争取获得高层次人居为抓手,进一步优化人居,努力塑造生态宜居城市形象。在具体工作中,要通过旧城与更新,把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努力培育历史渊源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独特的城市特色品牌。要以标志性城市建筑与景观为载体,彰显生态宜居的城市个性,建设具有南通特色的新型城市。

  城市性格要体现“平和谐顺”。在国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实践中,南通可以赋予城市性格以更切合生态宜居的内涵,比如“平和谐顺”。这种城市性格,和“包容”的南通城市是相得益彰的。在南通人的性格禀赋中,原本就具有“南北兼具、刚柔并济”的特征。只需在此基础上,使其形成整个城市的性格。在南通全社会,要大力对内和、对外顺,力求内和外顺。城市的内部结构要合理,城市的建筑风格要和谐,城市的每个家庭要和顺,城市的社会治安要和平。这样的城市性格必定会招引更多的人才、更优的要素。

  第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提高生态宜居的幸福指数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良好的社会生态是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建设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就要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增长,着力提升“五有”的水平,在更高层次上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

  1、劳有所得向劳有多得提升

  老百姓生活富足是让社会高度认同生态宜居的前提条件,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是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南通城乡居民虽在总体上已过上全面小康生活,但富裕程度还不高,在市域内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在扩大,特别是一部分低收入人群生活还比较困难。建设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大幅度提高社会劳动者的收入。要使城乡居民在单位时间内的劳动比外地获得更多的报酬,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市域范围内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协调发展,以加快发展带动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通过加快发展和购买服务等给城乡劳动力和外来打工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劳动者更新就业观念,让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实现充分就业;通过拓展培训渠道,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增加就业者的单位时间劳动报酬;通过营造创业氛围,降低创业门槛,增加老百姓的创业机会和赢利收入;通过积极扶持投资服务机构和理财机构发展,鼓励引导居民将各类动产和不动产转为投资,增加财产性收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提高保障水平,提高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和建立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分配机制,既能注重效率,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又能体现公平,逐步扭转差距扩大的趋势,克服分配不公平的现象。

  2、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提升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追态宜居的南通必须要让所有在南通生活的人享有基本均等的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通过教育的均衡发展尽快消除群众的择校压力,由基础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向优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提升。一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和提高工程,大力发展各类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的民办幼儿园,普及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要重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公共教育资源向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等倾斜,优化调整学校布局,实行城乡学校对口支援、强弱学校联合办学,促进区域内教师和校长定期合理流动,缩小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发展差距,使所有孩子都能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三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大幅度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大力培养应用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四要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提升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重点支持南通大学发展,加快培养本地急需的各类人才。同时,要着力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孩子的上学问题,让他们真正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还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着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全民素质。

  3、病有所医向病有良医提升

  南通特有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全国著名的长寿之乡。建设生态宜居的南通,要在继续抓好生态和生态建设的同时,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努力将南通打造成全国医德最好、医风最正、医技领先以及医疗机构布局最合理的地区。要在“四个进一步”上狠下功夫:一是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让群众少生病。健全各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体系,有效保障群众公共卫生安全;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普及医药卫生常识和保健知识,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二是进一步健全基本医疗服务网络,让群众看得上病。构建和完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健全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三是进一步增强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让群众看得好病。大力改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装备,加快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基层全科医生培训,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四是进一步优化医疗保障和基本药物制度,让群众看得起病。逐步提高医疗保障筹资标准,进一步缩小城乡医疗保障筹资水平差距,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加快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切实减轻群众药品费用负担。

  4、老有所养向老有善养提升

  目前,南通的老年人口已达170万人,老龄化比例高达22.29%,为全省最高。在看到南通是长寿之乡的同时,也要看到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趋势,及其必然会给南通带来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乃至经济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充分认识老年服务将成为关注民生的重要事业,老年服务产业将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唯有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好养老问题,把南通打造成全国养老机构最好、养老服务最优、不同养老需求最能得到满足的地区,才能使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成为可能。一要民生优先的原则,扎实推进养老福利体系建设。养老,首先要老年人的基本物质生活,并使之不断提升,这就要让生活在南通的所有老年人都能享有稳定的经济来源。除享受退休保障的老年人以外,要通过建立包括特殊困难老人在内的保障有力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真正做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确保养老金能真正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开支。二要完善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体系。目前,城乡“空巢老人”不断增加,对机构养老的需求会不断提升。因此,要扎实推进覆盖城乡的养老机构建设,让生活在南通并有进养老机构养老需求的所有老年人都能享有充分的养老服务。在近期内,以投资为主、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在南通市区和各县城建设一所高水平、示范性的老年颐养院;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强广大农村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三要物质养老和养老相结合,扎实推进养老服务综合能力建设,让生活在南通的所有老年人都能生活得有、有乐趣。要通过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老年人服务对象信息库,整合养老机构、医疗机构、文化中心(图书室)、学校、老年人活动室等各种公共服务资源,大力支持发展各级老年大学,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细致、周到、便捷的服务,并根据不同老年群体的需求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健身、保健、娱乐等活动;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针对老年人的关爱活动;要充分发挥老年群体丰厚的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组织他们参与决策咨询、关怀青少年和各种社会活动,发挥余热。要通过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养老机构服务的规范化、人性化水平,让进入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真正享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和乐趣。经过不懈努力,在全市域范围内实现更高水平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养老目标。

  5、住有所居向住有适居提升

  “居者有其屋”,是生态宜居的起码前提条件。南通要追求的应当是为所有在通生活的人,创造相对舒适的住房条件,尤其是要切实解决好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并将此作为的重要责任。大力科学的住房消费观念和健康的住房消费预期,从市情实际出发,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市场机制和调控“两手抓”,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形成面向高中低不同收入群体的多层次、差异化的住房政策体系。一要确保低收入群体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满足基本住房需求,要优先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拿出更多的土地出让收入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二要通过适当扩大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范围、加快建设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等方式,帮助中等收入群体解决住房问题。三要支持有支付能力的群体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

  要把南通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在大力提升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五有”实现水平的同时,还必须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交通便捷,让城乡居民出行通达顺畅。交通拥堵,是大城市久治不愈的通病。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必须破解这个难题。因为,交通拥堵,看起来只是个通畅问题,其实也会引发心情舒畅不舒畅的社会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态。要使南通生态宜居,必须提出更新的思、采用更大的力度,治堵治乱治断。一要加快构建全市公、铁、航空、航运为一体的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使人们进出南通更为方便快捷;二要进一步优化市域范围内的城乡网结构,彻底解决交通还不够顺畅的问题。在中心城区要加快支建设,解决“堵”的问题。在农村要彻底消除县与县、镇与镇、村与村结合部的公脱节现象,解决“通”的问题;三要优先发展城乡公共交通,重点优化整合公交线与各汽运、铁、机场等站场的无缝对接,新建公共交通换乘枢纽,推进公共交通服务快速化、便捷化;四要想方设法加快中心城区的停车场地和停车设施建设,车有“位”,人即安,即宽,社会即宁。

  二是社区和谐,让所有南通人平安和睦。在创新社区管理、建设平安南通的实践中,南通已经形成一系列品牌。在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的进程中,南通要努力放大品牌效应,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上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一要着力加强对社会管理工作的考核。要将对社会管理工作的考核摆到与经济工作考核同等的。在选人用人标准和干部能力培养上,既重经济工作能力又重社会工作能力;在发展指标考核上,既重经济发展指标又重社会建设指标,从而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打造一支指挥有方、执行有力、建设有效的干部队伍。二要着力加强社会工作的专业队伍建设。把社会工作经费列入各级的财政预算,以出资购买服务为主要方式,建立起专职调解、专职巡防、专业社工、专业、专职保安、专业外管、专职心理矫治等一系列新型社会工作者队伍,使社会工作真正成为一种令人羡慕的职业,确保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的矛盾纠纷,都能得到及时化解。三要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构建具有综合性、权威性的组织协调机构,发挥统筹各方的牵头作用,确保各项社会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群众创造一个平安和睦的宜居社会,让所有南通人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同时,要以沿海沿江沿港地区为重点,切实加强现代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治安,使人民群众居有安全。

  第五,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着力强化生态宜居的文化支撑

  文化是城市之根,当然也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之魂。充分彰显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功能特色,还需南通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深入发掘和利用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努力形成个性鲜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