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玩游戏攻略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女性保健误区 > 正文

女性保健误区手脚冰凉?胃口不好?容易上火两种“虚”体质最宜进补

作者:fanfan 来源: 日期:2014-11-23 15:03:45 人气: 标签:女性保健误区

  见习记者 王诗韵核心提示

  冬令如何进补?中医有句老话叫做“人在食中养”,即根据药食同源的原理,充分利用各种食物的营养、药用特性,在享受营养、美味同时促进人体健康。市中医院中医专家认为,每个人体质各异,应因症施膳,避免走入冬令进补误区。

  1

  冬季养生重在补足肾阳

  手脚冰凉可能脾肾阳虚所致

  “冬季是进补的最佳时间,可适当进补。”市中医院养生保健部主任殷鸿说,这段时间,已有不少人向他咨询冬季进补事宜,“我告诉他们,食疗温补最为适宜。”殷鸿表示,冬季重在补肾,可用食物补阳气祛寒邪。

  中医对人体的调节滋补十分讲究,根据天人相应、时脏对应的理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变化;而肾气旺的关键就是防止严寒气候的。因此冬季进补重要的是滋补肾脏。

  殷鸿举例:“很多冬天手脚冰凉的人,吃饭时胃口也不好,嘴里老觉得淡淡的,受凉后还容易拉肚子,其实这主要是脾肾阳虚所致。”此类人想要改善脾胃功能,首先就要补足肾阳。

  2

  两种“虚”体质最宜进补

  无明显偏阴偏阳基本不需补

  冬季进补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殷鸿说,“补”要对“虚”,不“虚”的人补可能会生病。因为所有的补品都有自己的特性,中医称之为“药性”或“偏性”,如人参补气、当归补血、燕窝养阴、鹿茸温阳,各有所长。但这些都是针对虚证体质的人,比如说,人参补气可提高气虚者的抵抗力,如果说是老年人,但身体仍比较强壮,吃了反而容易上火,得不偿失。

  “不少人工作压力较大,自己认为是虚证,常买些高级的鹿茸和人参,想好好补一补,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殷鸿说,其实,这种因工作压力造成的疲劳感,更多的属于中医的“气郁”,而非“气虚”,是不适宜补的。另外,“虚”的人可补一补,但男女老幼补的方法应该不同,因为他们的体质不同。更为重要的是,体“虚”本身有不同类型,不能一概而论,须辨,阴虚补阴、阳虚补阳。

  两种“虚”体质最适宜进补。如阳虚者,常表现为:吹风易受凉,畏寒怕冷,面色比较苍白,小便清长,“应温补,也就是吃一些燥性药物或食物,如鹿茸、红参、羊肉、狗肉等。”而阴虚者,常表现为:容易上火,口干,舌头上没有舌苔,小便少而黄,“可吃一些如沙参、麦冬、枸杞等补品。”

  此外,若体质无明显偏阴或偏阳的,则基本上不需补,最多也就是吃一些不偏温不偏凉的药物或食物,如西洋参、枸杞子。

  3

  有明显虚弱症状怎么补?

  要食补也要对症药补

  中医介绍,冬令进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食补和药补。食补历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食补安全,一般没有不良反应,也不需懂得太多医学知识,容易掌握;另外,食补方法多样,炖、煮、蒸和煲汤,任凭自己口味,在进行滋补调养的同时,还可享受美味佳肴。因而食补深受人们的喜爱。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民间就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药补不如食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然而,食补也具有局限性,谷肉果菜等食物本来就是我们一日三餐常吃之品,补益力缓,虽也有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性,但其偏性要弱得多,对于有明显虚弱症状或有疾病的人,如要进行冬令进补,还得要配合专门的药补,否则难以奏效。当然药补的难度大,需要辨病、辨证施补,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总的来说,药补调整肌体平衡作用较强,食补营养价值较高。

  4

  亚健康等可适当吃些膏方

  膏方还能治各种慢性病

  冬令进补,膏方广受欢迎。据介绍,膏方一般是将20到30味中药煎煮,反复浓缩药液,再加进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鳖甲胶等胶性药物,以及冰糖、红糖、蜂蜜、麦芽糖等(如糖尿病患者,一般选择木糖醇甜味剂),熬制成的一种半固体状的药膏。

  “膏方不仅有养生保健作用,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殷鸿介绍,膏方适合人群主要是:长期处于劳累超负荷工作、透支而致体质虚弱的人,也就是常说的亚健康人群;患有慢性、性疾病,并导致体质虚弱的人;因为体质虚弱,经常生病的人;希望延缓衰老、保健强体的人。

  此外,膏方还适合治疗一些慢性、性疾病,如慢性胃炎、高血压、心脏病、慢性肾病、骨病、青春痘、慢性肺病、糖尿病,以及神经性皮炎、湿疹、结节性痒疹、慢性荨麻疹等慢性皮肤病。殷鸿说,因慢性病服用中药汤剂时间长,很多人往往难以,而膏方口感好,服用方便,药效好,更为理想。

  “中年女性更适宜服用膏方。”殷鸿表示,中年女性易出现分泌功能紊乱、月经不调、更年期、妇科疾病、手脚冰凉、失眠多梦等问题,选用合理的膏滋药,既能治疗疾病,也可调理体质。

  但专家提醒,膏方讲究“一人一方”,量体用药,得由经验丰富的中医把脉后,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对症下药,开具针对性的处方并制膏。“也不市民在家自己熬膏方。”殷鸿说,一料好膏方,不仅要处方好、药材好,而且熬制工艺要好,收膏也要收得好,得“滴水成珠”,“普通人要想做好膏方的八道程序很难,而且市民自己熬的膏方,往往偏于黏腻,容易导致脾胃消化不良,因此不自己熬。”

  专家

  “少量、多次、经常” 进补不可“补过头”

  冬季进补不可“补过头”。过量服用补药常常出现脸上起痘、腹胀、胃口不好、鼻子出血、不适、睡眠不佳等。过度服用人参、黄芪等补气药,会导致腹胀;过量服用红参、鹿茸、肉桂等补阳药,会出现血压升高、鼻子出血、口干、烦躁、便秘;过分使用熟地、首乌、黄精等滋阴药,会使人胃口不好、泄泻、舌苔厚腻等。

  “进补既要辨证,又要适量,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殷鸿表示,中医历来主补以辨证用药,少量、多次、经常为原则,这样可使药物的作用逐步渗透到内脏器官,调整机体的虚弱偏态,而且在较长时期保持一定浓度。

  此外,不是越贵就越补,更没有“吃一补百”的事。比如,中医认为,冬虫夏草入肾、肺二经,也就是说只补肾和肺,只对肾虚者(常感疲劳者)、免疫力低下者(经常感冒发烧的人)、肺气虚者(常感冒、一受凉就咳、说话细声细气)效果明显。但这种上万元一斤的冬虫夏草,功效与十几块钱一斤的枸杞子、麦冬并没太大差别。

延伸内容:
关键词:女性保健误区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